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

夏季學院:第二單元:藝術的本質

親愛的各位同學,討論主題的回應
請留言在本頁面最下緣的「有話要說」喔!!!
如果有檔案有問題,或是看不到檔案的
也請一定要留言~我會趕緊處理!函豫助教)


一、課程講義

       以下兩個連結的檔案皆相同


二、閱讀文章


三、相關資料


四、討論主題 

  • 問題一:藝術作品一定要美美的嗎?
      • 問題二:藝術作品必須是藝術家親自做的?
        • 問題三:必須是人類創作的才算是藝品嗎?
          • 問題四:藝術作品的認定和地點有關嗎?
            • 問題五:誰有資格為藝術下定義

              10 則留言:

              1. 森林系 曾學瑜2011年7月11日 凌晨1:04

                助教您好
                第二單元:藝術的本質ppt壓縮檔
                下載之後沒辦法解壓縮
                檢查裡面的ppt檔名稱是亂碼
                麻煩助教處理一下,謝謝

                回覆刪除
              2. 學瑜你好~~

                首先謝謝你的反應!!!
                我剛剛已經放了一個可以直接看到ppt的連結
                (課程講義的第二個連結)
                你看看能不能看到檔案~
                若還是不行,再反應讓我知道喔!
                謝謝你~~

                函豫助教

                回覆刪除
              3. 我來發表一下我對於藝術的看法~~
                藝術其實就如教授所提到的要有技術、想法、美,
                在這之中,我覺得想法是最重要的,
                一件作品的深度就在於想法深度。
                就古典藝術而言,這三樣元素都可在作品中明顯看見,
                因此那些作品才能永垂不朽的流傳下來。
                像是上課提過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和米洛的維納斯,
                不論是技術、想法、美,都完美的表現出來,
                因此沒有人敢質疑那是不是藝術。
                至於現代藝術的作品的確很有他們想法
                但是在這之中卻缺乏了技術和美
                但有些人之所以會認同那是件藝術品
                是在於創作著的獨特的思維,
                由於這是從來沒有見過的藝術表現方式
                因此會讓人很有新鮮感
                但這種新鮮感卻是沒有辦法重複使用的
                像是杜象的質疑中的馬桶只能用這麼一次
                若他往後的作品的都隨便拿個馬桶了事的話
                我想就不會有人再稱那為藝術品了
                因此我認為現代藝術所重視的不再是技術而是創意
                他們的藝術表現方式在於不斷的推陳出新
                而非古典的講究技術和美的展現
                不論是古典或是現代的表現方式,我覺得都可以稱作藝術
                其中的差別就在於他們的表現方式不同
                以上就是我微薄的感想~~

                機械一 蔣瑋軒

                回覆刪除
              4. 這邊針對問題一提出一些看法。

                之前在世界史的課堂上,由於老師的專業是藝術史,所以談了一些關於前衛藝術的內容,個人在對於20世紀的前衛藝術感到很震撼的同時,也對於那樣的藝術力量、生命覺得振奮。我自己對於那段時間所下的註腳是「當世界已經失去規則和秩序的時候,又怎麼能用規則和秩序來詮釋這個世界」。整個19、20世紀,歐洲處在一個戰亂頻繁、革命不斷,各種思想、行動紛雜的時代,而身處於此的藝術家,因為那顆易感、遼闊或者纖細的視野,他們詮釋了與古典全然不同的作品,從表現主義、野獸派、立體派、未來主義、達達主義、超現實主義,一連串的反動,呈現出與過去截然不同的藝術樣貌,我認為這是對於時代、生活提出革命的一步。

                表現主義最有名的作品莫過於孟克的〈吶喊〉,那種失控、翻騰的線條,呈現出畫家最真實的心情,它不符合古典美、不寫實,卻絕對真實,它將一種世紀末的氛圍,一種緊張、激烈的情緒詮釋得如此憾動人心。我想這或許是前衛藝術最重要的本質,因為從馬諦斯、畢卡索、杜象、達利開始,很多作品在不透過解釋的情況下,觀者似乎很難懂得其中含意,但其中卻隱藏著藝術家最真實的心情和吶喊。畢卡索的〈格爾尼卡〉、達利的〈記憶的延續〉、杜象的〈新娘甚至被光棍脫光了衣服〉、夏卡爾的〈白色架刑〉等等,或許都需要透過詮釋才能看懂,或許都不像我們所謂的「骨點」那麼美、那麼漂亮,但卻是很寫實、隱藏了許多思想和情感的作品。

                對比現代藝術,很多人在第一眼,都會很直覺地選擇自己比較看得懂、比較有「美感」的作品,但許多看起來很奇怪、甚至被認為是異類的作品,往往也有它的獨特之處。藝術並不需要美麗作為它必須的特質。因為從19世紀末、20世紀初開始,藝術家就已經開始對古典進行反動,而他們的作品在現代來看,都是值得讚賞的好作品。


                歷史二 張明玉

                回覆刪除
              5. 發現上篇留言有些少字和錯字,這邊做個修正。

                第一段第五行:那顆易感的心
                第二段第七行:「古典」


                歷史二 張明玉

                回覆刪除
              6. 颱風快來了.....請問會停課嗎

                回覆刪除
              7. 親愛的同學~關於停課問題~只有新聞有發佈停班停課的狀況~才會停課唷~

                另外...我好像聽說不會來耶^^"不用太擔心~

                回覆刪除
              8. 看完之後,我有一些想法:現成打底劑的通行,在傳統教育下培養出的老畫家可能會有所不慣,甚至覺得破壞了藝術品的質感。但不可否認地這些現代產物的出現,的確降低了藝術散播的門檻,讓藝術家可以方便的大量創作,降低了藝術品的價錢。當然,當一般大眾都能沉浸在藝術的氛圍後,他們或許有能力發現傳統技巧的好處,而藝術家的觀念傳播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扮演催化的角色,教導民眾,使民眾願意以高價購入品質更好的藝術品。然而,舊有的手法是否有害畫家身體健康,或著以現今科學技術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達到同樣的效果,也是應該再考慮的。

                農經一 黃崇榮

                回覆刪除
              9. 我要第二單元的ppt檔~
                因為上面的連結我都不能用~
                麻煩助教寄給我~
                謝謝喔~

                傳管 廖珮辰

                回覆刪除
              10. 哲沅~~
                我有備份到你的留言(2011年8月5日下午12:49)
                所以就直接幫你貼上去囉!!!
                請不用擔心~~
                函豫助教
            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            關於:必須是人類創作的才算是藝品嗎?

                我不認為只有人類創作的才算是藝術品。人類透過感官認識世界先於藝術創作,動物也是。然而,差別在於從人的感官認識的世界和動物是不同的。人可以試著了解人創作的藝術作品所要表達的,也應當可以試著了解動物創作的藝術作品。

                有人或許認為藝術作品必須美美的,動物的創作沒有辦法達到此境界。然而,所謂美美的也只是僅限於人類感官。或從動物的感官出發,人類所認為的藝術創作都不符合美美的條件。

                有人或許認為藝術作品背後必須要有想法,動物沒有思考,因此動物的創作不算是藝術品。然而,人類似乎無法確定動物的創作不具思考!人類不應該因為自己的藝術品達到很美的境界就獨斷動物不具思考。更何況,也有藝術家是在創作後才為自己的創作找想法。這不是也很不可取嗎?

                不可小看動物啊!

                哲學 蕭哲沅

                回覆刪除